撰文 | 曹欣蓓
责编 | 彭海燕
(相关资料图)
经过40多年市场经济的发展,曾经的精英白领们逐步踏入退休年龄,他们曾是天之骄子,也曾叱咤风云,对如今的他们而言,怎样过好人生下半场,一定程度上也算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
荣格派著名心理分析师詹姆斯·霍利斯提到: 许多人把生活当作一本小说。我们被动地从一页翻到另一页,以为造物主会在最后一页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。 但事实上,没有那么多意义停留在人生路的某一段上,眼巴巴等着人们路过时采撷,而是依靠自己边走边悟。
本文考察的对象是在近5年内退休,且在工作时曾处于中心位置的人群,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,金钱并不是他们退休后继续工作的驱动力,还有一名被访者表示道,“其实我现在一年就数一次钱,就是每年个人纳税申报的时候,因为还有些兼职收入,需要在App上填申报。”
但并不是出现了一个名为“退休”的节点,恰巧又因为不差钱,就能立刻过上幸福满足的下半场。事实上, 越是曾处于重要位置的人,越容易在退休后出现内心的失落感。
他们中有人继续工作,寻找能彰显自我价值的舞台,可也有人的体检报告上,开始有了更多的注意事项,最终,下半场生活的质量取决于个人的心境,退休与其说是一种时间事件,不如说是一种心境感悟。
正如詹姆斯·霍利斯所说: “灵魂的波涛中,虽然周围有许多人,但我们需要靠自己的力量游泳。 ”作为先一批下水游泳的人,他们在不断摸索中,找到了合适自己的泳姿。
强大的脆弱者
大师级教练 (MCC) 张琳博士总结过中国高管的5个特点: 多、重、快、冷、疏。 身为组织中的中坚力量和家庭中的顶梁柱,他们在获得成就和做出贡献的同时,还有殚精竭虑的大脑 (多) 、硬扛责任的肩膀 (重) 、拼命奔跑的身躯 (快) 、压抑情感的内心 (冷) 、无法深度连结的关系 (疏) 。
曾有一名高管告诉张琳,他最享受的是出差时,独自坐在火车上。他是如此推崇火车,以至于他不仅尽量避免乘坐飞机, 甚至当高铁和火车二选一时,都会选择时间更长的火车。
“因为日程表被排满了,住再好的酒店都没法好好休息,到达一个城市就要紧锣密鼓地安排工作,晚上还要应酬,第二天又要换个城市。所有人都需要他,一刻不得闲,”张琳解释道,“高管真的很辛苦, 唯一能让他完全掌控的,只有火车上的那段时间。 ”
在40岁的时候,这份忙碌与风光像觥筹交错的盛宴,人来人往,把酒言欢,前方还有无数的喧嚣和热闹在等待,在高铁上小憩片刻显得弥足珍贵,就像握住了一小片流沙,即使握得在紧,休息时光终将化归于无。
但届龄退休时,就会清醒地意识到, 原来流沙并不是高铁上短暂的休息时光,而是整个热闹的宴席。 这份清醒带着寒意,随着凉风径直吹到了骨子里。甚至,那都不能称作宴席的“结束”,因为现在的人群会散开又重组,他们会前往新的盛宴,继续新的忙碌。
喧嚣还在,热闹还在,只是个人的盛宴散场了。
曾以为被裹挟也好,努力寻找机遇点也罢,总会被时代的浪潮一路推着前行,但届龄退休在人生中划下了一道泾渭分明的线,再回首时,已被铺天盖地的大浪落在了后方。
交互感与弱联系
“肯定会有不习惯,我曾经负责海外业务,可以站在舞台上向全球直播,做新产品推广。 当时就算我带的下属,他们都各自带了很大的团队, 大家会用非常敬佩的眼光看我,还能拥有丰富的专业资源和人脉圈层,这些都会带来巨大的满足感和价值感,”曾经年薪百万的高管王丹表示。
“但当我退下来,我都不敢看朋友圈,因为过往的合作伙伴和同事们都还在奔忙, 他们的朋友圈有那么多项目和活动,只有我是闲人一个,感觉世界突然变得离我很远。”
世界这个词,很大也很小。
很大是因为世界辽阔,万象更新,怎是短短一生能够穷尽;很小是因为在年富力强时,工作就是眼前大部分的世界。 哪怕退休后,成为每日公园晨练、逛街游玩的一份子,但与世界联系的味道变了 ——你不再是重要的C位,你不再被敬仰和瞩目,也没有了下属的毕恭毕敬。
你只是芸芸众生里平凡的一员,身上的光环不在了。
就像教授吴森在谈及退休后,为何继续担任高校督导时提到, “我想作为社会运转中的一份子,确实,像我老婆退休后一直在家,不能说她就不是社会的一份子了,但与社会的连接感、交互感是不一样的,那变成了一种弱联系, 而工作时你会觉得自己很重要。”
《老后生活心事典》中提到: “相较于务农或是平凡生活的人,处于中心位置的人退休后更难。 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没有把人生的大幅比重放在‘上班族’这个社会认同身份上,而且平常的生活也已深入当地牢牢扎根,拥有了其他的社会性认同身份。”
但残酷的是,对曾处于宴席中心的人而言,不是每次都能找到下一场宴席,尤其是有一定年纪的高管。
“找你的公司,都是等你去解决棘手问题的,往往还会限定时间,没那么容易,” 王丹说, “或者干脆带领公司上市。 并且,退休返聘的公司规模通常是从大到小,比如曾经在大公司,那么退休后就去中公司或者小公司。
我知道一个能力很强的高管,曾带领公司上了科创板,退休后被行业排名靠后的公司请过去,3年之内要带领新公司上科创板,当然他也做到了,但过程很难很累,很不容易。”
随着年纪的增长,王丹的体检报告上出现了更多的注意事项,难以支撑此前每周只休息一天的高强度工作。对她而言,如果去业内更小的公司,每日奔忙解决棘手问题,显然太过考验身体状况,因此她始终没有下定决心。
好在机缘巧合,当王丹还在犹豫的时候,由于她在业内积累了一定的名声和人脉,一家咨询公司向她递出了橄榄枝——以专家的身份,给业内公司提供咨询。
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
但咨询的工作没有持续太长。
此前打拼时,王丹就已出现过脑梗症状,在做了一阵咨询后,又查出有其他隐患,因此去医院开了刀。
当王丹还在自我探索,对于工作的不舍是否太过功利驱动, 命运已先于王丹,替她做出了选择。 “就是不能太累,需要调养,”王丹说道,“所以我把目前咨询项目收尾后,就不会再工作了。”
吴森也碰到了类似的问题。
他担任了两所院校的督导,还参与了其他社会活动, 虽然每一项单独看都是兼职,但合起来却堪比全职, 甚至比当教授时更忙。可常年患有糖尿病的他,一度因为太累导致了血糖高达17mmol/L, (人体血糖正常参考值为3.9-6.1mmol/L,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.8mmol/L以下) 直接去了医院检查,最终决定做完该学期后,就辞退部分督导工作。
张琳则研究过更极端的案例——她调研过26名经历健康危机的高管,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原有的生活戛然而止,彻底打乱了节奏,甚至都无暇进行逐步交接。“其实本质是一样的,”张琳说道。
“突然危机也好,逐渐变老也好,归根结底都是自我接纳和勇敢面对生活的过程, 你需要重新定义人生下半场,要去思考:我想成为谁?我想做什么?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。”
王小波说,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。 曾有人把老去比作“死亡的分期贷款”,在逐渐受锤的过程中,人们必须直面下半场必要的丧失。
亲情不需要前置条件
《老后生活心事典》的作者分析道:“退休是身份认同的丧失。所谓的‘身份认同’,简而言之就是对于‘自己是谁’做出定义。 不过,这并非自认为‘就是如此’即可,重点还是在于周围他人也会认同的状态。”
在闲下来的时间里,王丹担心过儿子会如何看待自己。“ 一直以来,我在儿子心中的形象都是很拼、很出色。 但后来,儿子白天去上学,老公去上班,就我一个人在家睡懒觉。我就担心儿子会不会觉得:现在的妈妈怎么这么懒散?”
王丹与儿子讨论过,是希望她继续工作,还是继续休息。儿子给出了高度开放的答案:希望母亲过得好,一切以王丹的身体情况和心情快乐为准。
“我现在的咨询公司与很多知名高校有合作,认识教授、院长,如果你今后考研,只要分数够了,我就可以帮忙联络。 但如果退休的话,这些人脉就全断了。 ”王丹说道。
“本来就是要靠我自己,你不用操心,我更希望你健康。 ”儿子不假思索道。
不同于王丹,张景退休时,女儿刚好毕业,正准备踏入职场。找工作不易,试用期到手的钱更少,张景想过是否要继续工作,替女儿积累更多财富。
女儿的回答是:“我发现当爸爸的很喜欢问孩子‘你钱够吗?’,我同学家里也是。这日子穷有穷的活法,富有富的活法,接下来的路就该我自己走了,你就别操心了。”
孩子喜欢父母,并不是因为他们多有名、多富有,只因为他们是父母。 名声、资源、金钱、地位,种种外在因素的叠加,的确会吸引更多拥戴,但真正亲近的家人朋友不在乎所谓的“人设”。
就像吴森的妻子会催促他早点辞去督导职位,还会在访谈时补充:“他呀,就是喜欢别人喊‘吴教授’,要被大家簇拥着” 。 退休后的“人走茶凉”只发生在以功绩社会为底层逻辑的职场,亲情不需要前置条件,对于家人而言,健康快乐永远比钱财地位更重要。
“后来我意识到,这是我给自己的‘人设包袱’,”王丹说道, “放不下的其实是我自己,那是我自己内心的投射。”
职位光环与自我小世界
事实上,并非所有人退休后都活得如此通透,总有放不下名誉、声望与人设的高管。
一位受访者表示:“我朋友的岳父是一家大型企业的办公室主任,退休后,因为没有其他兴趣爱好,既不喜欢钓鱼,也不喜欢聚会,所以突然间不知道该做什么了。 最后,他每周开家庭组织会,大家聚在一起听他谈论新闻大事,谈对小辈的期望,还要让小舅子做会议记录,等于全家一起哄着他。”
总有人无比怀念曾经职位所带来的光环, 却忘了光环本就不属于他,而是属于职位本身,只是他碰巧坐上了那个位置。
当个人人格与职场人格高度重合,就出现了被卡在了欲望与年龄的沟壑之中的人,只能一次次试图寻找价值感的自洽。 家庭的组织会议构筑了一种符合期待的“自我小世界”, 最终小舅子承担得最多,以一己之力担起了每周的“家庭会议纪要”。
日本有一个专用名词叫关于“暴走老人”,特指在公共场合大声咆哮咒骂的暴躁老人。《老后生活心事典》分析道, 在过往,高管很多事情是能让下属代劳的。但退休后,无论是车站或银行,都必须亲自前往排队, 甚至轮到自己时,还会被承办人员告知“内容材料不对”而拒绝。
随着挫折感的日积月累,最终就变成了大发雷霆。
作者因此表示:“这就是所谓的‘退休冲击’,简单地说就是迁怒的行为。 其实也是一种失去‘某某公司部长’这种社会性认同身份,成为‘平常人’之后,对于自己本身的不满与怒气。”
“当结束在职场的打拼,回到自由人身份时,生活会变得更加安静,不会再有那么多人来找你了,”张琳解释道, “这才是你原本的样子,每个人在生命中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角色”。
当你要去打仗时,配备了粮草、弹药、兵力,如今回家不用打仗了,那就不需要这些配备了。 这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?是在打仗的过程中,你看到了山水,经历了丰富的生活,也积累了智慧。”
得失是内心的一把秤
“与较为僵化的传统社会不同,现代社会允许人从头来过,就好像允许你在一生中尝试几辈子的活法。” 一名受访者表示道。
面对退休,有人继续发光发热,就像王丹认识的高管,带领新的公司登陆科创板,也有人索性换个赛道,开启高管教练生涯,用自己过往的经验帮助更多创业者。
还有人逐渐将重心转向家庭与兴趣,在辞退了部分督导职务后,吴森把更多的精力转向旅游,他召集了一群老同事和朋友,牵头并策划了一系列小团体深度游。
吴森的妻子是一名医生,她退休后收到了其他民营医院和养老机构的邀请,不同于吴森,她坚定地不再工作,而是报了老年大学,学习Photoshop和Premiere,专门负责旅游后的修图和制作视频。她学得格外精深, 谈起视频剪辑的卡点,连家族群里的年轻人都要向她请教经验。
“得失是相对而言的,有人喜欢永不退休,有人喜欢含饴弄孙,也有人喜欢游山玩水,” 张琳表示,“人生下半场需要好的心态,看到更大的世界和格局,有能够让自己享受的交际圈,而不是拘泥于我的人生是否还辉煌、是否还在往上走, 因为上与下、得与失,都是内心的一把秤,是接纳自己,而不是与他人攀比。”
王丹介绍道,等结束了咨询公司的项目后,她打算重拾小红书博主的身份,边分享退休生活,边组建团队,带大家出国旅游。
“因为工作的关系,我之前把五大洲全都跑遍了,各地好的餐厅都吃过,这些经验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了,”王丹笑道,“我已经建了一个退休人士的群,都是对出国游感兴趣的,我英语又好,正好可以给大家当导游。”
比起换一种生活方式,王丹认为更显著的变化在于换了心态,“我退休前很焦虑,不愿意放下耗费几十年,在职场里构建起的‘我是谁’的虚妄人设标签,也会担心退休金,甚至还问我老公: ‘一个月吃饭5000元怎么够啊?’
但如今我心态不一样了。我就是个普通人,自己买菜做菜后,发现原来饭费可以这么便宜,5000元根本花不掉。我也不再想着曾经受到的仰望, 就像我当导游带大家玩,和过去我带团队是完全不一样的。现在的人群中,谁还把你当个领导? 我就是利用过去的经验,带大家一起玩而已。”
不止企业需要ESG,人生也要ESG,无论是再创职场辉煌,或是回归家庭, 退休都算得上另一种形式的“工作”, 在下半场有限的资源里,做出符合现阶段身体与心态的最优解,发挥更长久的生命力。
毕竟,退休不是人生的终点,而是复合生活方式的起点,是人生换一种打开方式的最佳契机。
注:本文中王丹、吴森、张景均为化名。感谢维舟、孙一迪对本文的支持。